房山区河北镇李各庄村 孙玉江整理
(2015年1月)
1957年下半年,为落实中央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机关院校干部、知识分子开始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经京西矿区同意,北京邮电学院近三十名干部、教师被安排在河北公社李各庄村劳动。他们在劳动锻炼中始终同百姓心连心,不怕脏,不怕累,为百姓干了不少好事,解决了不少难事。他们也在艰苦的环境中确实得到了锻炼,更多汲取了来自山区百姓的营养,提高了自身能力。而百姓也从中受益,至今难以忘怀。
办实事,解决百姓文化生活需求
邮电学院干部、教师来我村后,在公社、大队干部对村风民情的介绍中,得知近三百户二千多口人的一个村子,竟没有一个理发的,各片只有几个能用剃脑刀子剃头的人。二十左右岁的年轻人不愿意剃光头,又没地方理发,有的很长时间才剃一次。于是,邮电学院的干部李峰主动从城里买了成套的理发工具,由黄锦茂等人在村中大槐树下义务给社员理发。有的社员家里忙,他们就到住户的院里帮人理发,很受群众欢迎。
李各庄村由于是山区,家庭富裕的人并不是太多,读书的人也不是太多。十五、六岁到二十几岁的人文盲或半文盲的很多,女青年就更多了。邮电学院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自编教材,给村里的中青年文盲和半文盲补习文化。所教课程有语文、珠算、农业科技,其中语文从学习汉语拼音开始,还定期考试。他们分成几拨,利用每天收工后晚上时间上课,从未间断,直至他们离开李各庄村。
在为李各庄村成年人补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他们也没忘记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和影响。那时,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很窄,根本没有课外书籍可读。邮电学院领导深知这一点,便利用回学院办事的机会,分期分批往村里带书。当时交通十分不便,从城里回村要多次倒车,乘车到坨里后还要步行二十多华里。就这样,一包,一捆,不断地往村里运。到1957年冬,邮电学院李各庄村图书室开始面向村里的百姓和学生借阅图书啦!这一天,图书室里的人特别多。有的是图新鲜、看热闹,但更多的人在这里得到了精神食粮。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这小小的图书室承载着一种文化精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智慧,是李各庄村的后人无穷无尽地走出大山的源泉。
严要求,再苦也甜
背篓山区百姓常用的生产劳动工具,一年四季全离不开它。冬天,农闲往地里背粪,往家里背土。秋天,从地里往家中背玉米、谷子,核桃、柿子等干鲜水果也全用背篓。
背篓最难的是扣篓倒东西,当地人背篓时,到地方后身子用力一歪,篓子不用放下,很省劲。而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甭说背,就连上山走路都很费劲。有的女下放干部上山时还要走在当地社员中间,即便背一个空篓子后背都不舒服。刚开始,邮电学院的干部只能背二、三十斤。经向社员求教,摸索经验,掌握规律,上山下山也能背一百多斤,和当地社员不相上下。
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位叫李振武的教师,他是北京城里人,一米八几的个头,最初他和大家一样,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一派知识分子的架子。但经过半年多的劳动锻炼,他的身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用背篓背粪可以背一百五、六十斤。特别是在1958年5月栽白薯担水时,地里的羊肠小道有的地方只有二、三十公分宽,有的土坡很滑,有的斜坡要四十度,但他能用一个肩膀担两条扁担,挑四只水桶,却绝不叫苦。就因为他力气大、舍得吃苦,而名冠李各庄村,人称第一男子汉。至今,当地百姓还念念不忘,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引水上山
河北地区属于浅山区,土层很薄,土质并不肥沃。自古以来,老百姓每年只能耕种玉米、谷子、豆类等一茬作物,亩产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1957年,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来村后,便和当时河北地区领导张成基书记反映了这个问题。在张成基书记同意和支持下,联络各方关系,通过房山煤矿从门头沟城子煤矿无偿引进了一台一百一十五千瓦、扬程近二百米的水泵设备。邮电学院精通电机、设备制造、设计专业的沈家光同志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安装,并从房山矿西区引电、安装变压器。1958年春,河北公社第一台八寸水泵试水成功。李各庄等村四百余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改变了河北山区没有水浇地的历史。
科学种田,一茬变两茬
1958年初,为了加快引水上山进程,北京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他们从河南中学借来了水准仪、塔尺等仪器,上山实地测量,测量出干渠近一千米。干渠设出水口,出水口下又设分流渠,到每一个地块又有分支渠。由于地块大小不一、坡度不同,使没有种过水浇地的老百姓不知所措。邮电学院的干部便同社员一道修渠整地,找水平、打畦、平地……经过几个月的奋战,1958年的9月间,李各庄村种上了第一茬小麦。算上春天种的玉米,创造了一年耕种两茬的历史。小麦亩产四百至五百斤,玉米亩产三百至四百斤,喜获丰收。水浇地粮食亩产比旱地粮食亩产增加了四、五倍,让老百姓尝到了水浇地的甜头。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齐夸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好,真是老百姓的好干部。但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并没有因老百姓的叫好而停步,他们又为老百姓引进了果树品种,和乡亲们一同种植果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引进果树,培养当地果树技术人才
河水引上了山,旱地变成了水田,粮食亩产翻了几翻,但老百姓的收入还是很低,一个劳动力出一天工才核六、七毛钱。这对生活在农村的老农民来讲是何等地艰苦,更不用说盖房子、养家了,只能是全家总动员艰难着过。
邮电学院的领导李峰早就心中有数。在引水上山的同时,便带领村干部去京郊的果园参观,并引进了一批直径一至二厘米的苹果树苗、桃树苗,供李各庄村四个生产队栽种。邮电学院还专门派出几名干部,帮助各个生产队指导剪枝、浇水、施肥、打药、冬管等田间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他们就像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每一棵果树,也培育着李各庄村自己的一批果树技术员。如,一队的段士义、二队的谢柱德和谢中德、四队的蔡文玉等等。两年后,这些果树技术员靠他们同邮电学院干部学到的知识,已经能够独立、熟练地对果树进行管理、嫁接。
1965年至1976年,是李各庄村果树的盛产期。李各庄村四个队苹果、大桃年产量二、三十万斤,销往北京广安门、房山、良乡等地,大柿子更是远销东北三省。据李各庄村一队的老百姓回忆,当时他们队的苹果树每棵都挂三、四百斤,这是很平常的。其中有两棵苹果树,最好的年景每棵都挂三千斤以上。农民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连续几年,李各庄村的干部都带上自产的苹果、大桃、柿子、核桃等,到北京邮电学院看望当年下放的干部、看望学院的领导、看望这些专家、教授。李各庄村的百姓也没有忘记带领他们致富的李峰,李峰就是邮电学院的代名词。
北港沟山洪救险情
北港沟是李各庄村老百姓耕种最远的地段,来回要走近三十华里的河沟,还要起早摸黑。河沟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头,路边是荆柯子、葛针。每次进山还要用篓子背一篓粪,干粮放在上边。这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是再习惯不过了,而对北京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来讲就是很苦的活了。但他们生活在李各庄这个大熔炉里,他们也融入了这个大熔炉里,他们是一家人。
1958年立秋前后,大队长王海、生产队长段士连和下放干部领导李峰,带领村民二十多人、下放干部十多人,起早就踏进了去北港沟的路上(因当时天黑,阴天并没下雨)。早上七点多,就赶到了北港沟干活的地点。天阴得很沉,不时还下几滴小雨。大家并没在意,便开始在地里拔草、锄地。上午九点左右,天开始下雨,时大时小,下个不停。大队长王海招呼大家到岩洞边避雨,而雨则越下越大(1958年从春天开始就不断下雨,到立秋前后雨就更多了,土壤水分基本上饱和了)。时间接近中午,大队长王海看到这种情况,就叫大家先吃饭。午饭后,雨还是不停。于是通知大家不干活了,准备回家。安排下放干部和女同志先走,男同志和领导干部最后走,互相照顾一下。路上,泥土混粘着脚,天上还下着雨,人们只能手牵着手相互照应着往前走,人们行进速度很慢。当大队长王海、生产队长段士连和下放干部领导李峰走到北港沟大平台(地名)时,西湖沟(北港沟分支地名)里的山洪夹杂着杂草、树枝、石块,隆隆地顺沟倾泻而出。走在前边的下放干部和妇女正赶上洪峰的突然冲击,脚下乱石翻滚,坑坑洼洼,深一脚,浅一脚,很难支撑。瞬时,洪水已经过腰,有的下放干部被冲倒,有的村民被冲出十多米远,有的劳动工具被冲走,有的鞋子被卷走,喊叫声、救人声,夹杂着洪水滔滔的冲击声,连成一片。此时,西湖沟、北港正沟的水全都汇聚到了夹子沟,形成了巨大的山洪,凶猛地冲入了回家路上的人群。情况十分危急,大队长王海、生产队长段士连二话没说,扔下篓子就冲了过去,接连救起了几名下放干部,其中还有二名女干部。这边,李峰和另一名下放干部也冲入洪水,救出了被洪水冲出十几米远的少女谢维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轮番施救,除了部分劳动工具、背篓被洪水冲走,十多名下放干部和二十多名社员全部脱险,只有救人的几名干部手上、脸上有些伤痕,但均无大碍。事后,谢维荣的父母、家人特地到下放干部的驻处,向李峰等表示真诚的谢意。时至今日,谢维荣的家人还表示永不忘此事,没有下放干部就没有谢维荣。
山与水是相连的,水与山是相通的。大石河孕育着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带来幸福,也给他们带来灾难。在这次险情中,下放干部舍身忘我,勇救群众,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融入了百姓的心田。北京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就像河北的山,那样有骨气,那样叫人信服,那样叫人深思;北京邮电学院的下放干部就像河北的圣泉之水,汩汩地向外涌流,服务于民,扎根于民,融入于民,叫人思念,令人难忘。
祝当年到房山区河北镇李各庄村的北京邮电学院下放干部家庭幸福,永远安康。
注:1952年9月至1958年3月河北地区由京西矿区管辖
1958年4月河北地区划归周口店区管辖
提供资料:
赵振平 段培根 段维强 段宝林
谢宗云 赵守信 赵宝文 赵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