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邮人”小程序

  •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人物访谈

COMPLEX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邮情结 > 人物访谈 > 正文

梁志平:追随内心与理想,全心投入与担当

文/王彩晨 黄宸 王晨朔 刘新

梁志平,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数字通信专业,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在邮电部电信总局参加工作后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广州市电信局副总工程师、数据通信局副局长,中元金融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曾获得过邮电部“巾帼建功活动标兵”、“全国邮电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在过去的六十余年里,我们的母校北京邮电大学为祖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通信、计算机和电子等领域的高质量人才。岁月荏苒,相聚一团火,分散满天星,几十年过去,在各个领域成为中流砥柱的北邮人,见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通信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进程,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梁志平校友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稳重而干练的气质,爽朗而平易的笑容,第一次见到梁老师,我们心中的紧张和忐忑便被驱散不少。令我们十分感动的是,虽然上午有场会议,但是她下午依旧专程赶来北邮接受我们的采访。午后淡淡的阳光静静地流淌在梁老师身上,窗外云卷云舒,伴随着我们一起倾听梁老师回忆,她与数据通信的起步和发展壮大有关的四十年。

做好选择,追寻理想

面临人生的岔路口,身处象牙塔中的每个人都会迷茫,学期堪堪将尽,到底是保研、考研、工作,还是出国?竞争日益激烈,跨入30岁大关,究竟是继续保持现状,安于中庸,还是奋而起之,投身创业?这些,梁老师都以她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答案。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很多选择,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它会让你经历不同的人生。”梁老师说,“做选择的时候我主要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只要是自己想做这件事,就不会在乎名利,不能患得患失。”一生大风大浪走过的她,每天都在面临各种挑战与抉择,可是坚定着这一信念的她,从未后悔过。

1955年出生的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在陕西延安的农村插队。1978年,正是每个人都在经历、参与、甚至主导着变化的时候,她果断放弃招干,选择参加高考。“能来北邮是个偶然,也是个幸运。”她笑着说,“当年在五七干校中学无机化学没有学过,物理的力学也没有学过,知识缺得也很多,但是我分析能力很强,记忆力好,基本的概念清楚。”最后高考成绩是当年延安地区理科状元。在朋友的劝说下,她在招生办考生档案要送走的最后一天把志愿改到了北京邮电学院,从此与北邮结下不解之缘。“刚入学的时候不了解数字通信,但是后来越做越喜欢。”对通信行业的喜欢,来自内心的自豪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见证了电信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在电信工作时,她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营销,亲自问老百姓对电信电话服务的意见。“看到自己企业产品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有一种自豪感。真的是歪打正着,进了一个值得自己投入一生从事的领域。”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的可能,但是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同梁老师,想尽快实现独立,为父母分担的她,从北邮毕业后就选择工作;在邮电部电信总局,学以致用,在一线的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知识的短板,有机会参加了MBA的入学考试,并顺利拿到MBA学位;她有过从政、从军的机会,更有过摘得更多世人眼中成功标签的可能,但是她从不以名利作为选择的标准,也不曾为此而患得患失,而选择继续投身于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淡泊名利,乐此不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提升企业、社会价值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为身陷迷茫、面临抉择的我们提供借鉴。

能力为先,逐新求变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大学阶段正是培养能力、提升自我的最好时机。而校园里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把大量时间荒废在打游戏和无所事事上。每到一个新的领域,都能快速上手,把握行业规律的梁老师特别重视青年人能力的培养,她认为,“年轻人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多想想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如果作为学术型人才,那么应该利用好学校的资源,继续深造、做好科研;而大多数人则会向应用领域发展,那么就应该尽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力比知识重要”,有了足够的能力,在职深造也未尝不可;对于现阶段找不到方向的同学来说,就应该积极参加实践,尝试不同的领域,在试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同时,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踏实做事的同时,也需要及时总结规律,适应变化的环境,克服路径依赖,打破固有思维,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梁老师毕业后,进入机关工作,多年来,从非电话领域承担技术维护专业管理到负责数据专业公司经营管理,到负责全国政企客户的全面营销服务管理。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中国电信事业发展的她,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电信业非电话领域电报专业从人工到自动,数据专业从低速到高速、从专网到互联网、从固网到移动网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2000年以后,从零开始,建立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体系,做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的全过程。有着超强市场洞察力的她总是能敏锐地发现商机,创造价值。“我喜欢挑战,总是有挑战,就总是有干劲。我不喜欢一成不变。”她补充说。

多年来在国企内工作,但她总是有很多超前的想法。“95年我们就提出要做Internet中文检索的想法,96年我们就提出做电子商务。”新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她总是做那个不断挑战自己的人,“在企业,特别是在国企,你要是不主动,那你就永远没有机会。”

她在国企工作期间,进行了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在1993-1994年期间,梁老师作为筹备组组长,积极筹备专业化数据经营机构,适应非话发展的要求。在此期间,她参与并组织了包括分组、DDN、Internet、帧中继在内的数据通信网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营销服务,也极大的拓宽了管理的领域;第二次是在1997-2000的四年,作为邮电部派出的代表与金融部门合资,成立了中元金融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中国金融数据网,专门服务中国金融机构内部联网,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到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学会了在与外部门合作中求大同、存小异;第三次是在2000-2012年,当时由于电信南北拆分后,总部重组,成立大客户事业部,她主动要求去大客户事业部。在这12年间,她积极推进政企客户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实现了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体系做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实践历练,团队合作

现在的大学生活,绝不会有人逼你必须要参加什么活动,一切都靠自己。看似无用并且浪费大量时间的学生工作、校院组织活动,都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平台,其实和职场是一样的。梁老师鼓励多多参加实践,同样支持与周围同学共同合作。回忆在北邮的生活,梁老师认为自己的大学十分丰富多彩。参加打排球,听交响乐讲座,学跳交谊舞,运动会参加跳高、手榴弹投弹比赛还获得过名次;甚至还和班级女生一起参加游泳接力获得过冠军。最令梁老师印象深刻的就是毕业时,和同学们一起去十渡,当时谁也没想过要提前查路线,所以当得知没有去十渡的火车票时,没有人提出取消行程,而是执着地想办法,她们先是坐了另一趟火车,然后转搭煤车,长途汽车,最后甚至还自己拦了一辆校车,她们谁也没有想过退缩、危险,是一定要达到目的的执着和互相信任支持着她们,觉得有团队什么都不怕。后来梁老师也多次从团队力量的角度思考过此次经历。

多年来的工作中,梁老师一直十分重视团队建设,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她曾为员工们考虑,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也特别强调张弛有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冲刺期之后,一定会给员工们放松调整休假;为促进团队专业化发展和实现创新体系的培养,她实行多项措施,借集团各部门推进改革创新之力,如实现集团人力资源公开竞聘试点、业绩与绩效挂钩试点与纵向一体化及团队建设与激励试点等。

而在与上级领导部门沟通交流时,她也特别重视彼此默契的形成。梁老师一直以来践行的人生格言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专业的业务能力与全心投入的专注力,她总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梁老师也告诫我们,一旦想好了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努力争取,因为任何机会,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领任务时不能讲困难和条件,需要资源在政策允许情况下,有重点地逐步解决;而对于别人安排的工作全力支持,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巾帼英雄,铁血柔肠

梁老师工作期间,获得过很多荣誉称号。当我们特别问及“巾帼建功活动标兵”,她是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时,她笑着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你非常想做的事情,那就根本没有困难;凡是有困难的,那就说明你内心就没想着要做。人的意愿特别重要,你自己都不想努力,别人该怎么帮你?”强大的意志力、敏锐的洞察力与超强的执行力让她在工作中继往开来。谈起自己的家庭教育,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她处世为人的大智慧。

梁老师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给对方多一点空间。平时太忙,有时候忙到半夜,梁老师陪伴儿子的时间不多,但也养成了儿子独立自主、动手能力强的性格。15岁时儿子独自去美国读书,飞机需要转机好几次,梁老师也很放心。对于他最后选择在国内发展,她也是持支持态度,“如果把家长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今后他所有的不成功都会怪你。”

另一方面,梁老师也会做到最大程度地陪伴家庭。年幼时,同为军人的父母不管工作多么忙碌,总把空闲时间利用起来,带着孩子一起外出,至今这也是梁老师的美好回忆。而她也传承了父母良好的家风,平时的周日周末,她也总是陪同家人一起出游,就算是一起逛北海公园,也觉得很愉快。我想,和谐的家庭环境能让梁老师更好地投身工作,彼此包容理解的空间让个性得到独立发展,这也是梁老师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忙碌半生的梁老师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她依旧喜欢帮助年轻人,参加些教练、培训、导师等工作。而平时,她逗弄小孙子,学画中国画,生命的河流从未停止过向前流淌。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如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梁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提供借鉴,还原了大学生活外有关职场、有关选择、有关创业的真实情况。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希望年轻的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最好的时代勇于超越,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28262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

邮箱:buptaa@bupt.edu.cn

邮编: 100876

“北邮人”小程序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