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邮人”小程序

  •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人物访谈

COMPLEX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邮情结 > 人物访谈 > 正文

高步文:追求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高崇志 卢君 陈静敏

从北邮毕业之后的36年间,他切切实实地经历了通信行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的巨大变化。当他谈到“这些我全部都亲身经历,亲自参与。”我们可以听出那种只属于亲历者的自豪。

其实一开始,他并没有选择北邮。

“我当时报了三个志愿,但没有北邮。”说到这时,他爽朗地笑了笑,感慨与通信阴差阳错的缘分。为了打听这所大学的消息,他跑去问了好多小学、中学的老师,得到“去吧,这是好学校”的答复之后,才放心地选择了北邮。在1977年,他成为了北京邮电学院机械工程系电信机械专业的一名学生。

这以后,对于他的专业,包括毕业之后面临的工作调动,他都只有一句话:“服从组织安排,让去哪里就去哪里。”

北邮的学习生活平淡但也充实,虽然没有现在的各种电子产品,他也在学习之余常常参与许多体育活动。但让他在日后的工作中获益最大的,还是在学习中掌握到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用他的话来讲,北邮的四年的基础知识是他终生受益的基础中的基础。

现在他也会接触很多刚毕业的员工和在校学生,会听到一些同学讲学数学、学管理等这些知识没用,他跟我们反复强调:“学校教的那些基础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它不一定都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让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一种思维方式。主要是要学习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从而培养出一种再学习的能力。”哪怕在今天这个职位,遇到知识不扎实的年轻员工,他仍然会讲出一些自己本科时候掌握的知识“秀一下”,告诫他们一定不能轻视基础知识。

亲历通信业在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时期

1982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之后,高步文被组织分配到大同市邮电局科研室做p3,做有关于基本建设的项目。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技术不发达,好在各个公司都对研发工作都非常重视,他和其他p3员工和师傅一起做技术工作,然后又进入无线机房工作了一段时间。

虽然一直在技术岗位,学长心中却对管理有着自己的思考。早在本科时期,别的同学都在学习数理化知识,而他却因一次关于“日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讲座而获益匪浅。他意识到在我国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水平和国际的差距还非常大。“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工程师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管理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985年,还是技术班班长的他被组织调到了邮电科当副科长,从此走向管理岗位。

之后在云岗邮政支局做副局长的时期,他亲历了中国通信基础建设最艰苦的岁月。最早参加工作的时候,通信设备还只是步进制交换机,整个大同市邮电局只有2000门日本制造的步进制交换机,那时没有国产设备,而且这些设备是还1938年侵华时留下来的。随着改革开放,开始搞跨区通信业务,1988年我国开始引进日本的二手纵横制交换机,一直到1991年还在引进。这一个时期通信行业还停留在步进制和纵横制时代。1990年才开始开始引进程控交换机。

说起这段岁月,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讲:“现在很多同学总是拿中国和美国做比较,我认为不要和美国去比,我们要和自己比较。改革开放30年这段历史,中国处在发展时期,其实已经实现了非常大的进步。我在这一段时期参加过四化,也搞过邮政,也搞过线路,那个时候还是以明线为主,也跟同事们爬杆、拉线。你们现在想象不到那个时候的艰苦。中国的发展很不容易,大家应该自信。”

通信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1990年之后,高步文成为经营科科长,开始搞市场,成为通信行业里进入市场最早的人之一。那时第一代的无线规划,也就是大哥大开始发展,引进程控交换机。他告诉我们,1990年到2000年,中国通信史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飞速发展,从基建转化为程控,从有线到无线,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阶段。

1993年他在大同市担任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分管邮政。1995年到阳泉市邮电局担任局长职务,36岁的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邮电局局长。那段时期最火热的任务就是发放电话号码,每个电话需要五六千块钱,由于价格昂贵,客户还是以政府单位为主,家庭电话还没有真正普及。家庭电话开始真正普及是在1995年以后,他任阳泉市邮电局局长时,第一件事就是把5000块钱的电话初装费降到500块钱,一下子就放了五千多个号,老百姓都欢呼雀跃。他说,如果说前十年是一个起步,那这十年就是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通信行业发展的“满足阶段”和“赶超阶段”

1998年是“邮政风云”,邮电分家,开始市场经济。原来邮电局是政企合一,实际上是政府的一个部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引入市场经济,从邮电分家,后来电信移动分家。高步文在1999年底成为移动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干到2010年,在山西省移动通信公司任职11年。他说:“20002010的这十年是通信行业发展的‘满足阶段’——满足百姓需求,普及发展的阶段。”

2010年以后固定电话完全普及,而且百分之七八十老百姓使用手机,至少在通信领域基本达到了中等国家发展水平。他略显骄傲地对我们讲:“2010年之后到现在叫赶超阶段。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所有行业里是发展最快的,也是紧跟国际步伐的,并且赶超最好的行业。从事通信行业的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到自豪。”

追求既是过程也是结果

顺其自然的性格,加上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使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地追求。讲到一路以来的感受,他不愿意强调成功这两个字,而是告诉我们:“我的一生都在追求,不断地追求,追求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成功不成功是无所谓的,追求本身即是过程也是结果。”甚至中国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他也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素质不适应。“你要适应现在中国这种飞速变化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并且还要在变化中不断进步、成功,我现在都觉得自己并没有成功。”

在从技术岗位转到管理岗位的过程中,他也一直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在他的价值观念中,从来不会提任何个人要求,组织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当时转管理的时候,也有专家觉得可惜这样一个技术人才,而他却觉得,人只要有能力,能够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可以了。

虽然自己的道路如此,但他却不觉得年轻人都要刻意地去追求管理岗,如果非常热衷于技术领域,就要在这个领域深深扎根下去。他淡然地说:“人生的道路是很宽广的,没有说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你在哪一个岗位上、哪一个专业领域都有成功的道路,成功没有唯一的标准。搞技术、搞管理都有成功的。”

这样的价值观使得他不会去刻意遵循什么人生导师的至理箴言,“别人讲过什么话都是其次,人主要是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走下去,不要成为哪一个人,要成为自己。”他说。

学习学习再学习

谈到对于年轻人的希冀,他总是谈到“学习”这两个字。他希望年轻人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在此之前首先要学会爱国。

当今有一些人对社会抱有不满,他认为所有否定中国发展的人从根本上来讲是存在偏见,是对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了解。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亲历者,他对此有强烈的感受。所谓民主,在他看来民主的核心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对“民主”质疑的人,其实都不了解中国的“民主”是经过怎样艰难的过程才获得的。他重复了很多次:“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就会感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一段历史我是经历过的,这是我的感受其实也是现实。”

他说年轻人首先要有抱负,最大的抱负就是要爱国,而不是仅仅找一份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最大的动力是要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去奋斗,这是人生活的根本动力。

其次,就是要珍惜在学校的机会。出身农村的他,小时候没有读过完整的新书,只能看哥哥姐姐留下来的书,他们那个时候所有人都非常渴望学习。因此他希望每个有机会在大学里读书的同学,都要在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他还告诉我们,“学习不要功利主义,知识一定会有用,学习主要是学一种思维方式,这将是影响你一辈子的思维方式。比如你可能画一个图纸没有什么价值,但画图纸的这个过程将会在你今后的人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除此之外,在学校培养再学习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再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候,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会使你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快速掌握解决它的办法。他见过许许多多年轻人成长起来,发现毕业之后的前三年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毕业三年之后就是一个分水岭,有的人有所建树了,而有的人,在这三年间就自暴自弃,放任自流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没有在这三年间进行再学习。做出成绩的人,主要是因为个人的学习适应能力很强,在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过程中把身份转化做得很好,他在这三年里不断地自学、不断地重塑自己。

他说:“我跟我的下属讲,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岗位,只有好员工,只有你自己努力。”他为我们讲解了农民企业家曹德旺的经历,也讲了自己在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上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足以看出学长极强的再学习能力。

学长还谈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能力,他告诉我们:“要想进步,要想跟着这个时代一定要终身学习。自己工作了30年,还是要不断地学习,比如说财务管理、国外的管理方法等等,尤其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2014年我国开始落实供给侧改革,深化改革的政策,中国铁塔成立起,高步文学长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之路。他去国外交流,学习新型的管理理念,还在公司中大胆实施新型管理策略。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铁塔公司建立了以互联网计算机为基础的扁平化的管理体系,管理成效显著。提起铁塔公司,他饱含热情:“可以说,把这套管理拿到国际上也是先进的、顶尖的,可以说是同类公司中做得最好的,包括美国、欧洲的铁塔,我可以说他们的组织架构、管理手段、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没有做得比铁塔好的。我们现在生产效率也位于全世界前列,这就是我们中国具有的后发优势。而我们现在不仅有技术基础,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

作为北邮人,他非常开心能够看到母校在专业设置、规模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在通信行业能够看到母校的学子他也非常地欣慰。他期待着与校友一同为国家的发展、为行业的发展、为母校的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28262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

邮箱:buptaa@bupt.edu.cn

邮编: 100876

“北邮人”小程序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