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邮人”小程序

  •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人物访谈

COMPLEX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邮情结 > 人物访谈 > 正文

伴随着祖国电信事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北邮人

——记中国电信集团资深专家湖北电信技术总监白鹂

白鹂,1978年考入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学习,1982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电信公司。1991年被提拔为武汉电信的副总工程师,2000年升任武汉电信总工程师。2003年至今任湖北省电信技术总监、中国电信集团资深专家。

2011年8月9日星期二,在北邮校友总会的协调安排下,我们“北邮湖北校友采访团”一行5人来到湖北省电信公司总部大楼拜访了北京邮电大学78级校友、湖北省电信白鹂技术总监。在会议室里,白鹂校友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初见白鹂女士,感觉非常亲切和善,质朴爽朗的笑声驱散了我们的紧张情绪。亲切地交谈中,一个优秀的北邮人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代的宠儿 优秀的学子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动乱的时期:文化大革命。白鹂,一个武汉的女孩,在“文革”时期度过了她的初中和高中。谈起前那段时间,她感到非常庆幸,“我们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当年各种条件固然艰苦,但是她却接受到了很好的初高中教育,尤其是高中在华师一附中的学习,使她有了扎实的文理基础。而学习一直都很好她,觉得自己肯定能上大学,而结果也是如愿以偿。1978年,文革恢复的第二届高考,白鹂以优异的成绩应届考上当时的北京邮电学院。

但是高中毕业上大学其实是很懵懂的,报考志愿更可以用阴差阳错来形容。作为女孩子,白鹂其实当时的理想是学医,“很想当医生”。但是当时湖北省内没有特别好的医学院,外地的好的医学院有没有来湖北招生。没有学医的好机会,而邮电和铁路又正好是热门,于是她就选择了地处首都的北邮,从此与通信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邮电学院师生加起来大概有5000人, 虽然小但很精致。在中国最为著名的邮电高等学府里,她拥有一份非常优秀的成绩表:几乎没有80分以下的,90分以上的科目占到了几乎一半,甚至还有5门主要科目接近满分,其中两门是满分。优秀成绩的背后,是她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自学习惯使然。

1982年大学毕业以后,她被分配回到了武汉电信公司。当时武汉电信大概有3000多员工,但是具有本科以上的正规学历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且其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一般都比她大了一截:她20多岁,而那些公司的骨干已经40多岁,相当于中间整整差了一代人。这样,像白鹂这一批的文革结束后不久毕业的大学生就要承担相对而言很艰巨的工作,在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情况带领团队做项目。在参与主持了很多大的工程后,1991年她就被提拔为武汉电信的副总工程师,成为了一个省会电信公司的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之一。

回顾她的故事时,白鹂校友说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其实时代给予了他们的是巨大的挑战,而他们把挑战当做机会,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们牢牢地把握住了机会,使中国现代通信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新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踏实学习 技术强人

作为女性,白鹂校友30年如一日从事技术工作,活跃在电信技术发展的前沿。凭借多年的优秀业绩和技术积累,她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3年至今任省电信的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国电信集团资深专家。可以说,她在工程师领域中做到了最好。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白鹂校友请教经验时,她说这要归功于学校的学习经历。“学校里最大的收获,除了知识的获取,其实更多的是老师教会了你学习的方法”,而这使她受益一身。

白鹂校友谈起了她跟她女儿的一次聊天内容。非常巧的是,她的女儿也是北邮的学生,可谓是“北邮世家”。当对学校课程充满疑惑的女儿问她在学校学的课有没有用时,这位母亲直接明了的告诉女儿:“没有用,所有学的课都没有用。但是又潜移默化的都有用。” 白鹂校友拿高等数学学习的例子给我们解释道:虽然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数学,大学还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学习高等数学,但是大部分人在毕业后的工作当中基本不再接触数学,这样看起来学习的高等数学这些基础课是没有用的,而其他偏应用的课程在用时又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但是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掌握的学习方法,却会在日后帮助你掌握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一直能处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另外学习中形成的逻辑思维的方式教会你怎么去工作,怎么去思考每一个问题。所以学校的教育教会了你怎么去学习思考新东西。

通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白鹂凭借着自己在大学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拘泥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参加了一个个具有开创性的项目。大学时她学习的是有线通信,毕业后到武汉电信载波室工作,在载波室期间参与了我国第二条1800路中同轴电缆干线——京汉广工程的建设工作。1987年参与了中国上第一条自主研发的光纤通信线路:“汉荆沙”的干线光缆工程。在大学掌握的扎实电磁学等基础课知识和不断学习的态度使她能够轻松的进入一个个新的技术领域,胜任一个个在别人看来异常艰巨的职务。1991年4月份她被提拔为武汉电信的副总工程师。1992公司需要开拓移动业务时,因为富于开创精神和极强的学习能力,年轻的白鹂从众多老资历的前辈中脱颖而出,开始负责开创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业务。在她的技术攻关和管理经营下,无线寻呼业发展到了资产近亿元、年营业额过亿的规模,而移动通信部门发展为现在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

“在通信行业里面,无论是做技术、管理还是市场营销,都要要求自己学习。如果半个月不学习,可能马上就会落伍”,白鹂校友这样跟我们说道,“在这个行业,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其实也很有意思。”坚持学习,充满好奇不得不说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永葆青春的秘诀。

关于技术工作,白鹂校友强调了另外两个关键的习惯:第一要细心,做工程不能随便差错,一个小的差错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第二要勤于发问,放低姿态向别人请教。作为总工程师,要对项目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但是自己的知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白鹂遇到不懂的地方,仍然像学生一样,向自己的下属讨教。

对于女性做技术工作的问题,白鹂校友认为通信行业不需要区分男女,大部分工作女性都能胜任,并且有很多女性在技术领域做得非常好。其实无论是做通信还是做医生,关键在于自己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去对待每一件事情。

薪火相传寄语母校

阔别校园多年,白鹂依然跟母校有着时间不可磨灭的联系。当女儿高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她又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北邮学习。“我并不是要‘女承母业’,而是认可北邮的教育”,白鹂说道。虽然知道女儿在北邮的课业已经很重,但是她还是建议女儿多选课,多听课,因为像她自己当年一样,学的时候不会预料到这些课程未来的价值。

说起当年在北邮学习的课程,其前瞻性在日后的工作中让白鹂体会深刻。当初她被分配到载波室里面工作,载波室里也有其他邮电学校毕业的同事。随着在一起共事时间加长,渐渐的就感觉北邮的教育跟别的学校的区别,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北邮除了教授传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同时讲授了比较前沿的知识。比如当别的学校还在学明线载波时,北邮已经在教授电缆载波,而且那些先进的设备在学校已经见过,当时甚至连光纤通信都已经学到了。于是在参与中国最早的两条中同轴电缆干线之一的京汉广工程的建设工作和中国上第一条我国自主研发的光纤通信线路时都很轻易的上手。可以说,学校的课程把握住了未来二三十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

回想当年的老师,她充满感激和敬佩。当时许多课程国内其它都没有开设,上课的课本很多都是学校老师自己编著的,然后油印出来发给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老师的配置非常强,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数字逻辑电路的陈俊亮老师。当时国内还没有数字逻辑电路的概念时,学校已经开始把这个教给北邮的学生了。如今,陈俊亮老师已经是两院院士。当年学校的师资力量之雄厚可见一斑。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50年校庆时校长的致辞:北邮属于未来。有学问精深的老师、教授来教学,有基础深厚兼具前瞻性的课程设置,再加上优秀的学生勤奋的学习,北邮培养了一批批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学子。

访谈的最后,白鹂校友满怀深情的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祝愿北邮蒸蒸日上,为祖国的通信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也祝所有的北邮学子学业有成,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28262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

邮箱:buptaa@bupt.edu.cn

邮编: 100876

“北邮人”小程序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