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三年困难时期,长于十年文革动乱年代,艰难困苦没有磨灭他心中渴求知识的愿望,即使身为知青每天面对繁重的劳动,他依然紧紧抓住了高考这根希望的稻草,并最终凭借自身顽强的努力走进学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也曾为前途感到迷茫,也曾因高考失利暗自神伤,但是坚韧的他不曾停下求知的脚步。从“文革”后第一届进入河南邮电学校,到“文革”后第一届的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学院,从自学26个英文字母,到“洋插队”的托福考试,他的每一步都踏的实实在在。
他曾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二十载,从普通老师做到学生科科长,教研室主任,再到教务副校长,校长,校党委书记,他为了学校呕心沥血,自编教材只为能使学生跟上时代的脚步。
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改革使他惜别学校选择通信管理局,走上行政管理岗位的他开始了新的跋涉。他从网络管理处处长、信息安全处处长做到河南省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工作,现任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局纪检组组长;兼任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河南分局主任,省互联网应急中心的主任和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讲述的人物,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你将看到的是一个用汗水和坚韧谱写人生,秉信天道酬勤,书写个人华彩的北邮杰出校友——赵会群。
环境恶劣无所惧改变命运靠勤奋
赵会群出生于河南濮阳清丰县,刚出生就赶上了三年严重困难,上幼儿园期间还得了“时髦病”——浮肿病,自小学开始就赶上了十年文革的动乱年代,1975年高中毕业时文革基本结束,赶上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大潮。
农场的劳动很繁重,知青们的未来也有很多选项,但是知青们最不敢奢望的是能到大学继续学习,因为这个资源太稀缺了。正在此时,恢复高考的消息犹如万里春风使这些渴求学习的知青心中重新对未来产生了希望。赵会群此时正在农场当生产队长,农场农活很累很累,每天披星戴月的劳动之余赵会群依然顽强的挤出一点时间翻一翻课本。由于时间非常紧迫,每门课程只复习了一个星期就匆忙上阵了。众所周知,1977年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奋力一搏,赵会群也不例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之与大学失之交臂。最后走进了河南邮电学校,自此和通信结下了不解之缘。
赵会群当时在河南邮电学院载波通信专业学习,虽然他学习的是当时比较先进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他却一刻都没有满足于现状,经历过那么多“磨难”的他比一般人更勤奋,更努力。正是因为心中的一股子不服输不甘心的冲劲,在邮电学校学习的那段时间,他争分夺秒地学习自己能够学到的所有知识,刻苦钻研每一项技术,每做一件事就付出十倍的努力,在采访时谈到这段经历,他的脸上浮现出对那段日子的深刻感情,而他当时那种渴求知识、为了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的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所有的寻访队员。
教书自学两不误天道酬勤终有为
在邮电学校的学习即将结束,大家都在参加实习时,学校突然发出通知召回部分学生回到学校参加留校任教考试,赵会群脱颖而出,得到学校的认可,走上邮电学校的三尺讲台。
当时的邮电行业师资力量极度缺乏,邮电部在石家庄举办了一个师资培训班,赵会群有幸参加培训。培训期间,赵会群报考了北邮函授。赵会群给我们讲:“当时培训班的课程很繁重,又要准备函授入学考试。函授入学考试非常严格,可是为了能够有机会提高自己,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大家都很拼,到考试结束时,参加考试的几个同学竟都瘦了十来斤,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会群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北邮的入场券。
在谈到接受北邮函授教育那段时光时,他的脸上又一次露出了对那段时光的感慨,他讲到,那时候北邮的函授相当严格和正规,学生也获益于北邮这种严谨的教学作风,在学习上一丝不苟,脚踏实地。也正因为参加了北邮函授,为他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函授的学习中,他凭借着平均每门90多分的优异成绩选择跳级,提前一年完成学业。
在这里我们不禁被赵会群身上那种不信天命信自己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与他谈论这段学习经历时也感慨于他对于天道酬勤的坚持和为前途奋斗的坚韧。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差点忽略了当时他还是邮电学校的一名教师。他说,在参加函授学习的时候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很重,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我们问他是如何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的。赵会群这样说:“人都是有潜力的,这种潜力需要毅力来挖掘,只要能够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够既把学教好,又把书读好。”我们请他给我们讲讲当时教书的情况时,他笑笑说,自己当时不会挑肥拣瘦,特别的任劳任怨,有些新课程别人不喜欢教授,找到他他就勇敢的接下来,认真的备课,认真的教学。我们问他当时心中是否也有过一些退缩,他这样回答:“事情都有两面性,在辛苦的同时我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表面上看来我要不断地准备新课程,非常辛苦,但是同时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对我自己来讲,就是机会,就是学习,无非多付出些努力,多辛苦一些。”他还说:“面对苦难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很委屈很辛苦,换个角度想想也许恰恰是自己成长的难得机遇。”
赵会群讲自己教书有自己的原则就是一定不能误人子弟,当时由于信息技术的不发达,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他就尽自己最大能力搜集资料,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授课,他讲将心比心,讲换位思考,讲为学生服务,正因如此他与学生的关系非常亲密。他越来越热爱这三尺讲台,越来越喜欢老师这个称呼,越来越发现自己能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风雨同舟二十载鞠躬尽瘁育英才
从赵会群走上邮电学校的讲台,历经了21个年头。21年来他经历了学校中多个的岗位,这21年带给他太多的生活感悟和经历。回想当年心中不安地走上讲台,到最后作为校长踌躇满志要把这所学校建成学院,他说这些恍如一瞬间的故事,却真真切切地让他感受到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提高。
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在1993年时,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通信业的发展,大力引进各类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时候,国家在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方面犯了难。由于与国际脱轨多年,国家急缺熟悉英语通信方面的专业人才,全国上下各类学校都打算开设通信英语这门课。河南邮电学校也不甘落后,可是面对学校既没有专业的通信英语老师,也没有相应的学习教材的窘境时,学校想到了赵会群,这个肯钻研、肯学习、又深得学生喜爱的老师。学校将这个重担放在了他的身上,没有推脱,没有犹豫,他毅然投入到教学准备的工作中:广泛的搜集各类通信论文和相关新技术的介绍,每天都伏案工作到很晚,自己整理资料,编写专业词汇和短语表,撰写教材,自己授课,正是由于他辛勤的工作,整个学校的通信英语水平大幅提高,为学生的成长铺设了一条光明之路。他说这一路走来,有辛酸,有辛苦,可是想到自己为学生的成长所提供的帮助,最多的还是感到一种幸福,一种教书育人的幸福感。这是在其他各行各业都体会不到的感觉,就像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般,看着他们成长,自己也会有所感触。
赵会群告诉我们当老师二十多年来最深的感悟就是:“作为老师要教书育人,也要为人师表。”他又说:“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老师的言行举止,做学问的态度,对一个学生生活态度、世界观、人生观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觉得做老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但同时也很有乐趣。当自己看到自己积极的方面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就会感到一种收获。
在讲到自己的学生时,他的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他说现在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当年的学生,他们或者是技术骨干,或者从事行业管理,无论做哪一行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和成就。他说他很高兴他很多学生都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开创着新的天地。我们问当时他对自己的学生又怎样的期望,他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够成长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同时还要有想法,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勇于创新。学习也有诀窍和科学,关键看有没有毅力和信心。做其他事情也一样,钻进去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诀窍和规律,将关键环节列出来一一攻破,就成功了。事情都是相通的,道理都一样。做人要有一种精神,不怕吃苦,不做便罢,做就一定努力做到最好。
事业正红遇转折 教书行政道相通
赵会群走进通信管理局同样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谈到离开有着深厚感情的邮电学校,他多少有些唏嘘。1998年正值邮电学校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针对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企业不办社会”“学校和企业脱钩”是一项重大调整。邮电学校也在这一年停止了招生。与此同时邮电通信行业发生了巨变,邮电分营,电信重组,政企分开。2001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赵会群告别了工作了21年的邮电学校,走进了河南省通信管理局。
赵会群告诉我们通信管理局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与学校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的学和思考。初到通信管理局正赶上电信行业政企分开,通信管理局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分管着多家运营公司,当时由于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力度非常大,国家对于电信监管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到位,再加上管局的行政编制太少,工作难度和强度都很大。他讲到,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练,也发现了其中的学问,要做好监管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公平公正。他相信只有公平才能服众,才能合理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将政策公开化、透明化。赵会群说,有时候做裁判真的非常难,特别是在政策界限不明显的时候,这时就需要通信管理局作为监管部门认真研究政策,将各方面协调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也说,在做“裁判员”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原则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这时他给我们进行了一些对比,他说:“从学校的管理者到企业的管理者是很大挑战。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些东西是相同的,比如说都要有责任心,要学习和掌握规律,办学有办学的规律,行政管理同样有行政管理的规律,这时就要求不断地总结,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说到这里,赵会群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次都提到了责任心,他说这是一个人学习工作最基本的态度,没有这个态度,什么都无从谈起。
在谈到对整个通信行业的看法时他认为通信行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排头兵,前景光明,发展空间广阔,这与整个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他强调说:“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近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去年推出3G,今年又大范围的开展三网融合的试验,我国信息通信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现在互联网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无线加宽带是行业发展的新亮点,通信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其面临的关键问题。
说到互联网,作为前任互联网协会秘书长、现任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的赵会群强调互联网始终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要坚持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十六字方针,着力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努力推进互联网的健康快速发展。工信部明确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互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说到通信管理局在面对新技术不断涌现有什么新的举措时,赵会群告诉我们,任何新技术的产生到广泛应用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管理局的任务就是缩短这样的过程,并为其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和服务。管局将在这样一个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按照工业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努力促进行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好务。赵会群满怀憧憬的讲到:“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带来强烈的冲击和促进。伴随这个过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化,政治的开明和人们素质的提高。
字字恳切为后辈句句深情送北邮
赵会群作为河南校友会的副会长,在谈到校友与北邮的关系时他给我们介绍说,近些年河南校友与北邮的互动非常多,特别是在2009年的时候河南召开了第一届北邮讲坛,邀请著名的教授为河南校友开设讲座。在讲到当时的盛况时,赵会群还是很激动的说:“那么多好老师、好教授,大家坐在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行业的发展和北邮未来发展的宏图,讲坛的气氛非常热烈。”他说,这样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要坚持举办下去,努力打造北邮知识传播的好品牌。
在谈话的同时赵会群也谈到他与北邮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说:“北邮有我的很多朋友,我常去北京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我们都希望北邮作为通信业的高等学府能够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说到北邮的发展,赵会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北邮来讲现在正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从国家大环境来讲,新世纪规模空前的全国教育工作会刚刚开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已发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从政策到资金到人力资源甚至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强调了对教育的支持,这正是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其次从行业发展方面来讲,通信行业的大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像现在3G、物联网、三网融合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就为北邮提供了更多研究课题,提供了更好的用武之地。当然他也充满忧虑的讲,虽然北邮有着众多优势,如:多年来对通信领域的专注发展,师资队伍很强,教学设施比较完善,但是北邮如何抓住这么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化自身优势为前进动力都是学校需要仔细规划的问题。与此同时,众多高校相继开办相关的通信专业也势必对北邮形成极大地冲击,北邮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办出自己的水平有赖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谈到当代的大学生时赵会群也充满希望的说:“年轻的一代比我们有着更为活跃的思想和更丰富的资讯,对于未来你们有着更强的感知能力。”他说在他眼中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当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专业知识一定要很硬实,知识面要广一些,全面一些。另外要有很阳光的精神风貌,积极地生活态度,还有能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他回想以前的工作时就说:“当时没有想过自己一定要当什么,仅仅是面对交给自己的任务,要积极进取,要用百分之百的责任心,把它做到最好。我想这也是现在的大学生需要发扬的。特别是北邮的学生,不能背上通信业名校的包袱,在工作中好大喜功,沉不下来,而是要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不停的学习,要有最基本的责任心,积极上进。”他还嘱咐我们要发扬我们这代人不屈服权威、不迷信的心态,有自己的见地、思考这样的优点,保持开放的思想状态。但是他同样也鼓励我们学习老一辈的老黄牛精神,勤奋努力,勇于承担,乐于奉献,少求回报。代与代之间同样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后他还语重心长的谈到现在的科学靠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想有所作为,特别是那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只有自己的思路、想法能够比别人技高一筹,思维更为敏捷,眼光更远,想的更全,胸怀更宽,才有可能聚拢人气并带给整个团队希望。他说作为老师出身,总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辈,希望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在采访的最后他情真意切的对我们说:“我希望咱们北邮能够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有用人才。同时我也希望北邮学子能够在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特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这就是一个戏称自己为北邮“土八路”的老一辈北邮人,通信业人对我们年青一代的殷切期望。采访过程中他总是很谦虚的说我这个人没什么突出的优点,就是有股老黄牛精神,他也总是说要感谢这个时代。正如初见面时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一样,毫不张扬、慈善中又透露着坚定。最后我们也祝愿赵局长在新的发展大势下,能够将通信业裁判员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扮演的更好、更出色,能够带领河南通信业走向更光明的未来!也希望赵局长能够如同他给我们题写的苍劲有力的“天道酬勤”一般,书写更为绚烂夺目的个人华彩!
后记:
与赵局长的采访约定一波三折,在这里我代表寻访队要深深感谢赵局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本次采访的主访人,在网上能够找到与赵局长相关的信息是少之又少,他就像是一位戴着面具的神秘人士静待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在心中不断地考量赵局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我们依约而来,走进赵局长的办公室我们像是看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家人,他的微笑如春风般扫除了我们心头的阵阵紧张。他热情的与我们握手,询问我们的采访情况。由于事前我们已经将本次的采访提纲和相关的采访计划与赵局长进行了商榷,整个采访过程非常的顺利,赵局长不愧有着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起事情来有条不紊,层次清晰。采访中谈得最多的是他不断学习的经历,他笑称自己是不甘落后的老黄牛,要学习一辈子。在谈到上学读书时他深有感触的说:“读书读的好,不一定将来做事做得好,读书读得好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还有社会实践,如何融入社会,如何把书本的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如何创新这都是把事情做好的必要条件。”赵局长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观点让我们在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受益匪浅。赵局长的精辟见解和金玉良言无不使我们铭记于心。
采访结束后,我们不禁感慨于他的朴实、平易和坚韧。写稿的时候我将录音听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能够带给我不同的收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曾一度不知前方路在何处,也曾怀疑过自己为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但是通过这次与赵局长的交流,我也相信天道酬勤,怀有一份坚韧和毅力,总会有拨开云雾见太阳的那一天。正像赵局长所说的那样:“做人要有一种精神,不怕吃苦,不做便罢,做就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